※ 引述《corm1233 (亞可力伕)》之銘言: : 美麗島電子報每過幾天就會發布民調數據 : 但有些數據過於詭異 : 直接附圖 : https://i.imgur.com/N2S0kDR.jpg
: https://i.imgur.com/49ncjkt.jpg
: 比較有爭議點的是兩位候選人的支持度在那兩週內都有不小幅度的變化 : 1. 20-29歲賴清德的支持度兩週跌了快10% : 2. 30-39歲賴清德的支持度從20%漲到37% : 3. 20-29歲柯文哲的支持度更是在10/24-10/25漲了21%,隔沒幾天又跌回去之前的%數, : 感覺很像是吳子嘉對柯P別有所求,所以特別提高民調來表達意圖? : 4. 30-39歲柯文哲的支持度也是在沒有甚麼重大事件下,兩週內跌了快一半 : 以上幾點都能看出美麗島電子報的民調很詭異 : 漲幅的大小像極了在坐雲霄飛車 這個不奇怪,需要結合現在的市話執行實務,以及統計原理來看。 現狀下,市話原始找到20-29歲、30-39歲的樣本常常都只在5%上下而已, 所以用您的表來看,主要是想比三天一波的1200份樣本的波動, (表中有些是兩天的樣本,不知是否是誤植,美麗島應無公布兩天的樣本) 那麼加權前數據,就會是20-29歲及30-39歲的樣本數各為60份左右。 60份的統計誤差是多少呢?答案是約正負12.7% 以您舉的最極端的柯文哲為例, 假如他在那段期間20-29歲的真實支持率是33%, 那麼調查出來他的民調支持率區間在20.3%-45.7%都是合理的。 因此市話調查的細項,通常無法直接參閱, 如果想要參閱的話,建議要把樣本努力的整併起來, 我自己會習慣整併超過4000份以上的美麗島樣本後才會看細項, 不然偏誤會很大,也會出現上述的雲霄飛車情況導致誤讀。 至於加權,那是在總體數據上, 去讓基本特性去符合母體分布(年齡、性別、地域、教育程度) 但不太會改變原本加權前的個別比例(變動很小)。 也就是說,能讓20-29歲佔的總體比重, 從原始數據的5%上升到符合母體的接近15%, 但是這年齡層的支持意向的比例不太會因加權產生變化。 這也導致滾動式民調在近年來波動會比過去大, 只要某一天的年輕樣本抽樣偏差較大, 加權後就會讓偏差被進一步放大,從而導致波動變大。 所以市話民調如果有加權前的數字可參閱的話, 會建議一併參閱綜合判斷,才能得到更客觀的結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web.org.tw), 來自: 36.238.76.18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web.org.tw/HatePolitics/M.1702535048.A.D43
ake83611: 推專業解說 111.243.89.240 12/14 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