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囉嗦,先上圖 http://i.imgur.com/83VTLuO.jpg
http://i.imgur.com/JWh5SDH.jpg
http://i.imgur.com/z6YIwSB.jpg
現在美術館一帶,以前是一片名叫內惟埤的濕地,範圍比金獅湖還大 高雄市為了市區發展,把內惟埤填掉,規劃出美術館高級住宅區 內惟埤的水源來自柴山,埤水注入愛河,是一個條活的水系 內惟埤水系可以把多餘的降雨源源不絕的排入愛河 現在內惟埤沒了,下大雨就是大家所看到的景象 雖然市府有挖滯洪池,但滯洪池就像魚塭,水滿後雨水也是到處亂流 圖中有個叫做施仁埤的埤塘,那一帶不是每次下大雨都會淹水? 大家可以觀察一下,原本施仁埤的水源,現在往哪裡流? 市府用工程的方式,把水源引入新建的鼓山滯洪池,再導入鼓山運河 這種違反自然的治水工程,治水起來,當然事倍功半 而自然形成的施仁埤,只要下大雨施仁埤就會出現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X00TDB.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web.org.tw), 來自: 101.9.64.12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web.org.tw/Kaohsiung/M.1724136415.A.223
lordray1 : 哪有那麼多廢話,就是雨下太多又適逢大潮 08/20 15:41
Feriohan : 看房還要多帶高度計看海拔 08/20 15:46
MizPerfect : 每次大雨來就大潮,這麼剛好 08/20 15:48
CeeLoG5566 : 是年度大潮,今年就三次,,其中台南到屏東最高的 08/20 16:09
CeeLoG5566 : 那次就是凱米來的那幾天,就是這麼剛好,不理解就 08/20 16:09
CeeLoG5566 : 是去氣象局查 08/20 16:09
zzro : 是你懂 還是政府懂 08/20 16:13
forwhatZ : 癈話一堆 08/20 16:37
hantulee : https://i.imgur.com/HVfHieO.jpeg 08/20 16:56
abc1231qa : 本來是埤塘的地方容易淹水很正常吧 08/20 17:01
mnmcbl : 推整理,但你這篇, 08/20 17:03
mnmcbl : 住高美館的會不開心。 08/20 17:03
LoserLee : 好 加價賣 08/20 17:56
Windcws9Z : 原因就,爆量降雨+大潮 08/20 18:39
jackgn : 不用講那麼多,水多就淹,自然現象 08/20 18:48
jackgn : 這理由成立的話,小貝湖不也是一樣 08/20 18:51
Aeolusfly : 淹水板又回來啦 08/20 19:10
whiteflora6 : 這些不能讓死忠仔看到 他們會氣急敗壞 08/20 19:58
f771208 : 住美術館真的認為是內惟的水,帶壞美術館的排水系統 08/20 20:48
f771208 : 政府在規劃時,就要參考當地長期的缺陷再彌補 08/20 20:50
hantulee : 美術館還沒成立時,龍水路就已很容易淹水... 08/20 20:51
rsreason : 沒差 有多棟人工大樓滯洪池 08/20 20:57
sleepyrat : 花公帑填埤塘炒地,再花公帑把埤塘蓋回來。 08/20 21:08
proudC : 氣候變極端,有這次就會有下次 08/20 21:23
hantulee : 以前龍水路林商號七廠前大暴雨時就是小河 08/20 21:34
xiaoyu : 沒用啦 某些人的標準是 高雄不允許任何問題 08/20 21:50
air1208 : 就列出可能原因及歷史討論,怎麼有些人就只會認為政 08/21 00:57
air1208 : 府最懂?政府最懂的話就不會搞出梅花燈了,政府最懂 08/21 00:58
air1208 : 的話當初號稱治水專家的李鴻源就不會自曝其短 08/21 00:58
searchroy : 房子蓋在湖裏,討論淹水? 08/21 01:56
kasim65 : 推air大 就列出可能的原因 也要被轟 真的一堆死忠 08/21 05:45
kasim65 : 碑塘會形成就是早期自然形成或為了蓄水灌溉開挖的 08/21 05:47
kasim65 : 要蓋房子不是不行 而是要有更完善的排水系統 08/21 05:48
kasim65 : 然後台灣本來就被歸類在自然災害多的範圍 08/21 05:49
kasim65 : 地震 水災 旱災 所以為什麼早期1960年一直蓋水庫 08/21 05:50
kasim65 : 就是為了防洪+蓄水功能 08/21 05:54
kasim65 : 可惜台灣近年來 已經很久沒蓋水庫了 08/21 05:54
kasim65 : 以高雄來講 容易缺水+淹水情況 急迫需要蓋水庫 08/21 05:55
kasim65 : 可惜歷任的市長沒半個重視 只願意花大錢辦活動 08/21 05:55
zjk2266 : 死忠板 08/21 06:29
p8020444 : 現在水利工程計算比你口中幾十年前的老地圖來得重 08/21 06:45
p8020444 : 要 08/21 06:45
faache17 : 高雄沿海區域的淹水跟水庫沒有關係,難道愛河上游 08/21 08:38
faache17 : 仁武一帶有蓋水庫的條件嗎? 08/21 08:38
K01PTT : 政治不正確。積水是因為超大雨+大潮,不要亂說 08/21 08:40
f771208 : 如果每次都用大潮+大雨,每次遇到就要在家等水進來? 08/21 09:15
chillybreeze: 池塘留著零金流;填平後高價賣地,治水經費,交通基 08/21 09:17
chillybreeze: 礎建設金流源源不斷,當然是填平啊!建設無可厚非啦 08/21 09:17
chillybreeze: ,但台灣挖馬路治水從來都無法一次搞定 08/21 09:17
chillybreeze: 搞得像高股息ETF一樣,年年都要配息 08/21 09:19
hantulee : 沒有大潮和大雨不會淹... 08/21 09:44
mnmcbl : 埤塘內蓋大樓,然後期待不淹水 08/21 12:03
kasim65 : 我說的是高屏溪 不是市區的沿海地區... 08/21 19:42